techweb 财经 rss阅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techweb 财经 rss阅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http://www.techweb.com.cn/rss/finance.xml 财经资讯 techweb.com.cn tiger fri, 03 nov 2023 19:35:46 0800 10 http://www.techweb.com.cn/xml.gif techweb 财经 rss阅读 http://www.techweb.com.cn/rss/finance.xml 1000亿,段永平又拿下一个超级ipo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28/2935809.shtml 今天,在东南亚排第一,中国排第六的快递公司极兔,成功登陆港交所。截止发稿,市值达到1059亿港元。

此次,极兔速递ipo共有9位基石投资者,分别为aspex management、博裕资本、d1 capital、glp、红杉、顺丰、淡马锡、腾讯、高瓴,认购的总金额为1.99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9位基石投资者均为极兔速递的股东。

此外,极兔外部机构股东还包括众为、atm capital、招银国际、sai growth等股东。上市前,极兔历经8轮融资,招股书透露,共计融资金额约为55.73亿美元,后6轮都来自极兔2020年5月进入中国之后,累计达到52.9亿美元。

根据其最后一轮d轮融资数据,极兔的投后估值达到约931亿元人民币,接近韵达、申通、圆通市值之和。作为快递业的后起之秀,极兔这个估值仅用了8年时间。

步步高系的又一次成功

极兔ipo成功,通常被坊间称为“步步高系经验的又一次成功”(步步高系指oppo、vivo、小天才等企业)。

极兔于2015年成立于印度尼西亚,创始人是oppo原印尼负责人李杰。李杰198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入步步高做销售,随后又跟随段永平去了oppo,因为出众的表现受到时任领导陈明永的赏识。接着,他主动申请前往印尼展业,当时他的一大任务就是为当地oppo分销建立当地物流网络。

李杰在oppo工作17年,表现突出。为了表彰其对oppo的重大贡献,oppo还在总部专门设立了“李杰奖”,以奖励全球销售机构的顶级销售人员。

和李杰一起创立极兔的,还包括oppo国际创始人陈明永。在极兔招股书中,陈明永与其妻子共持有极兔速递8.26%的股份。而且在极兔成立初期,陈明永也以个人名义投资了约1.9亿元。

步步高教育科技董事长金志江持股2.21%,此前曾担任步步高集团 cfo的郑玉芬持股1.16%。这4位步步高背景人士共持有极兔 11.63%的股份,持股总和与李杰所持11.54%相当。广东小天才科技组织运营总监廖清华也位列极兔董事席中。

此外,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也曾通过其个人雪球账号回应投资极兔:“确实投了,算是友情支持一下,毕竟我们公司出去的。”

这帮由步步高系背景的人组织并在物流领域发起奇袭的团队,也承袭了步步高经典的打法:区域代理制。

在顺丰斥巨资做自营,通达系选择低成本的加盟模式,最后进入中国市场的极兔通过区域代理制,以最快的方式了搭建一张覆盖全国的揽收和派送网络。

简单概括该区域代理制度的本质就是“利益共享机制”。在快递网络铺设过程中,区域代理人和集团一起真金白银地投入,在业务发展壮大后给予丰厚的激励回报。

极兔也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会依据绩效,给予区域代理人激励。此外,区域代理人亦能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2021年4月,极兔向若干区域代理授出3282万股a类普通股,公允价值为1.4亿美元。

据悉,极兔的区域负责人也大多来自步步高系,如oppo的省级代理商相当于极兔的区域负责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兔的快速崛起,也是步步高体系的又一次胜利。

一笔为人称道的投资

帮助极兔展开奇袭的背后,除了以上提及的步步高系外,还有其他外部机构股东,包括腾讯、博裕、atm capital、d1 capital partners、高瓴、众为、红杉、glp、淡马锡、招银国际等众多明星股东。

上市前,极兔历经8轮融资,招股书显示,共计融资金额约为55.73亿美元,后6轮都来自极兔2020年5月进入中国之后,累计达到52.9亿美元。

除了腾讯、高瓴、博裕这些我们熟知的老面孔外,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的区域基金atm capital,它应该是本次收益倍数最大的外部机构。其在极兔最早期的时候发现并投资,当时仅以不到1.5美元/股的价格买入,回报颇丰。

据悉,2017年,atm capital的创始人屈田来到印尼,专注于东南亚市场投资。此前,他曾在阿里巴巴战投部任职多年,投资过美团、uc、搜狗等项目。

在与当时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shopee接触时,他发现极兔是shopee最大的物流供应商。参照中国的物流市场,他笃定东南亚也会出现一个像国内顺丰、中通一样巨大的物流公司,因此在一番调研后迅速出手。

同样作为极兔的投资人,众为资本在2016年就开始系统性研究东南亚市场,并在2017年投资了印尼最大的电商企业goto的前身tokopedia。众为资本投资极兔是在2021年2月,以5000万美金进入b 轮。以众为资本合伙人姚安民的话,“极兔是一家极具全球化愿景和执行能力的优秀企业,率先布局了全球物流网络,拥有强大的本地化运营和独特的极兔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文化。”

在极兔的7名董事席位中,除了步步高系的李杰、郑玉芬、廖清华、张源外,还有三名较为知名人士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他们分别是水滴筹创始人沈鹏、网易首席财务官杨昭烜,以及现年64岁的投资银行家刘二飞。

沈鹏,美团的第十号员工出来创业,并将水滴做上市。杨昭烜自2017年6月担任网易首席财务官。加入网易之前,他在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的全球投资银行部担任执行董事,并于香港任职近十年。

刘二飞曾在华尔街摸爬滚打20年,操盘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上市,是亚洲融资有限公司的首席行政官兼创始合伙人,也是亚投资本的首席执行官,之前为全球地产投资平台信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信泰)的联合创始人。

创办信泰前,他曾于各大金融机构担任高级管理层,如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merrill lynch (asia pacific) limited董事总经理及美林集团的中国区主席。

年入72亿美元

极兔业务主要包括快递服务、跨境服务、销售配件和其他。

其中,快递服务收入占比最大。

极兔2020年-2022年的全年营收分别为15.35亿美元、48.52亿美元和72.67亿美元。其中,快递服务收入依次占比为96.6%、94.2%和89.2%。2023年上半年,极兔营业收入达到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撑起这些收入的,是巨量的快递数。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极兔在全球的年包裹量分别为32亿件、105亿件及146亿件。在中国,单日包裹峰值达5000万件。

与巨量包裹数形成对比的是,是其极低的单票快递价。

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极兔中国单票快递价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单票成本则为0.5美元、0.41美元、0.4美元。

2022年,极兔国内每送一件快递,扣掉需要分摊的履约成本、干线成本、直接员工及劳动力成本,以及各种折旧和摊销后,单件毛损约合人民币约0.42元。

这也让极兔遭受了3年的经营亏损。从2020年到2022年,极兔经营亏损分别为6.06亿美元、16.47亿美元、13.9亿美元,3年合计亏损36亿美元。

极兔能够奇袭的重大因素在于电商。电商件构成了极兔在东南亚的几乎所有收入,是本轮东南亚电商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自2015年起伴随着shopee、lazada在东南亚的大扩张,极兔拿到了最多的订单,高峰期一度承运shopee 70%以上,lazada、tokopedia 50%以上的包裹。

进入中国快递市场之后,极兔又主要依靠来自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兴电商起量,并配合着4笔资本收购,使其中国业务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第一笔收购发生在2019年,对龙邦速递的收购,帮助极兔解决了在中国的营业资质。

接着,极兔收购濒临倒闭的天天快递场地,帮助极兔解决了基础的场地问题。

2021年9月,极兔以7.15亿美元收购百世快递,得以接入一直未能打开的淘宝系端口。

今年上半年,极兔以11.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顺丰旗下的丰网。当前,同在港股上市的顺丰,也因此成为极兔的股东,并持有极兔1.54%股份。

这些收购手笔最终帮助极兔以最快的速度奇袭中国快递业,坐稳全国第 6 大快递商的位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2年包裹量计,极兔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公司,市场份额达22.5%。在中国,其2022年市占率为10.9%,排名第六,前面有中通、圆通、韵达、申通和邮政。

与此同时,2020年至2022年,极兔东南亚业务从占总营收的68%下降至49%和33%,国内业务则从31%上升至45%和56%。

在大刀阔斧完成收购的资本运作背后,是其极强的“烧钱”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极兔的6轮巨额融资都发生在进军中国后的原因。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28/2935809.shtml 黎曼sat, 28 oct 2023 13:22:37 0800 投中网
谷歌斥资20亿美元投资ai初创公司anthropic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28/2935802.shtml it之家 10 月 28 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地时间 10 月 27 日,谷歌已承诺向 openai 的竞争对手、ai 初创公司 anthropic 继续投资 2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46.4 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这次是谷歌在早些时候对该公司投资的基础上追加的一笔,同时为 ai 初创公司之间的竞争火上浇油,这些 ai 公司试图在该领域取得“下一个重大突破”。

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谷歌已经向 anthropic 先期投资了 5 亿美元(当前约 36.6 亿元人民币),并同意随着时间推移再追加 15 亿美元(当前约 109.8 亿元人民币)。在谷歌的投资之前,亚马逊也在上个月承诺向该公司投资 40 亿美元。

it之家注:anthropic 由前 openai 工程师于 2021 年创办,旗下拥有聊天机器人 claude,被视为 chatgpt 开发商 openai 的劲敌。5 年前,openai 曾向亚马逊提出合作邀约,但遭到了拒绝。后来,openai 转投微软怀抱,导致微软引领了当前这一波的生成式 ai 浪潮。

为了迎头赶上,亚马逊上周砸重金投资于 openai 的头号对手 anthropic。根据协议,亚马逊将向 anthropic 投资 40 亿美元,以在 ai 领域与微软和谷歌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28/2935802.shtml 清源sat, 28 oct 2023 09:02:42 0800 it之家
江淮汽车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 蔚来或将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20/2935384.shtml 【techweb】10月20日消息,江淮汽车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涉及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权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资产,拟转让资产评估价值为44.98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此次涉及的江淮汽车资产转让的两家工厂,实际上就是江淮与蔚来合作的两座工厂,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和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

对此,据《每日经济新闻》向蔚来方面求证得到的回应称,“公司已经了解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相关信息,并确认该行动不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将在合适的时候针对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在此之前不会就此事发表评论。”

此外,据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蔚来或将收购上述江淮汽车资产,并进一步谋求独立生产资质。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20/2935384.shtml 萧健fri, 20 oct 2023 10:53:09 0800 techweb.com.cn
比亚迪:预计今年前三季度盈利205亿至225亿元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18/2935239.shtml 【techweb】10月18日消息,比亚迪在深交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亿至225亿元,同比增长120%-1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3亿至202亿元,同比增长119%-141%。

2023年第三季度,比亚迪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56亿至115.46亿元,同比上升67%至1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6.05亿至105.05亿元,同比上升61%至97%。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告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公司新能源汽车 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尽管三季度行业竞争加 剧延续,公司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 控制能力,公司盈利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 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等 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 改善。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18/2935239.shtml 果青wed, 18 oct 2023 09:21:35 0800 techweb.com.cn
因恒大集团近期发生的变化 纽顿集团暂停向恒大汽车注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09/2934772.shtml 【techweb】10月9日消息,昨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10月9日复牌,8月14日公告的纽顿集团入股事项“未必会进行”,纽顿集团原定的5亿美元战略投资有待重新谈判。

公告显示,2023年9月29日,恒大汽车接获纽顿集团(nwtn inc.)的一份函件,内容包括:

1.鉴于恒大汽车于2023年9月28日公布其股份暂停交易,连同近期中国恒大集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重大不确定性,进而也会对股份认购协议及拟议交易带来重大的不确定性。根据股份认购协议,恒大集团债务重组完成及其他一系列前提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交割先决条件。在此情况下,认购方暂停履行股份认购协议中的相关义务。

2.根据过渡期资金支持协议,由于目前存在导致股份认购协议项下先决条件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纽顿(浙江)汽车有限公司(资金提供方)向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资金接收方)支付第二笔及第三笔资金的先决条件未能满足,资金提供方暂时无义务向资金接收方支付第二笔及第三笔资金。

3.认购方纽顿集团希望恒大汽车回复明确下列问题,包括:股份认购协议中涉及的恒大集团债务重组方案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并有计划推出新的重组方案;中国恒大集团、恒大汽车、债权人及相关方有意愿在新的重组方案明确的前提下,对拟议交易方案所需的调整进行重新谈判。

4.认购方确认该函并不构成终止股份认购协议的通知,截至该函件日期并未要求终止股份认购协议。

2023年10月5日,恒大汽车向认购方发出回函,表示有意愿与认购方针对拟议交易的方案所需的调整进行重新谈判。

恒大汽车董事会认为恒大汽车目前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

根据此前公告,8月14日晚间,恒大汽车宣布与纽顿集团订立股份认购协议,纽顿集团拟以总价38.9亿港元(相当于5亿美元),认购公司61.77亿股股份,恒大汽车介绍纽顿集团的背景为“中东资本”。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10-09/2934772.shtml 周小白mon, 09 oct 2023 14:16:15 0800 techweb.com.cn
蔚来拟融资约30亿美元? 官方紧急辟谣:目前没有任何可报告的融资活动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26/2934294.shtml 【techweb】9月26日消息,昨日晚间,有消息称,蔚来汽车正在考虑筹集约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9亿元),且已与来自中东的投资者进行了接触。受此影响,蔚来美股盘前一度大跌超7%,针对此事,蔚来紧急辟谣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可报告的融资活动。

蔚来表示,鉴于今日公司美国存托股票的异常市场活动,公司希望澄清,除了9月25日完成的可转换优先债券发行外,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可报告的融资活动。

此外,蔚来同时发布了《完成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优先债券》的相关公告。根据公告,蔚来宣布完成发行本金总额5亿美元于2029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债券及本金总额5亿美元于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债券。

公开数据显示,近半年来,蔚来已经进行了多次融资行为。

7月12日,蔚来公告称,已完成了来自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investments rsc ltd的7.385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

7月下旬,蔚来汽车的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发行规模8.59亿元,优先级票面利率2.78%;

9月19日,蔚来发布公告称,拟进行该1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债融资事项。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26/2934294.shtml 御风tue, 26 sep 2023 09:14:54 0800 techweb.com.cn
消息称美的集团最快下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逾 10 亿美元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24/2934181.shtml 9 月 24 日消息,据《南华早报》,家电巨头美的集团 (midea) 计划赴港上市,但美的、中金公司、美银均拒绝置评。

消息人士称,美的集团已委任中金公司、美银作为联席保荐人,最快下月在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计划募资 1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73 亿元人民币)以上。

他指出,在排除市场特别波动等情况下,按一般港股上市流程,美的集团将于明年初正式登陆港股。自 2022 年 8 月国旅免税集团完成 23 亿美元交易以来,香港还没有发生过规模达 10 亿美元的 ipo。

实际上,美的早在 1993 年就已经在 a 股上市。今年 8 月 9 日晚,美的发布公告,宣布该公司已经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 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 10%;9 月 19 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截至 9 月 22 日收盘,美的 a 股报 57.05 元 / 股,市值达 4006.61 亿元人民币。

根据美的 2022 财年业绩以及 2023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22 年,美的营业总收入 3457 亿元,同比增长 0.68%,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 296 亿元,同比增长 3.43%。2023 年一季度,美的实现营业总收入 966 亿元,同比增长 6.3%;实现归母净利润 80 亿元,同比增长 12.0%。

2022 年,美的海外销售收入达到 1426.45 亿元,占总收入 41.48%,同比增长 3.63%。财报显示,去年公司建立以美国、巴西、德国、日本、东盟为突破口的全球战略;2022 年新增合作客户超过 3000 家;海外电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

]]>
ipo上市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24/2934181.shtml 问舟sun, 24 sep 2023 10:57:12 0800 it之家
美国科技股ipo上市后表现不佳 估值过高引质疑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23/2934162.shtml 集微网消息 近期,随着arm、instacart 和klaviyo相继上市,美国科技股ipo市场迎来生机,但这几家公司均未能延续挂牌首日的涨势,价格回落至接近发行价的水准,这显示出投资人对新上市科技公司较高的估值仍有疑虑。

debevoise & plimpton合伙人eric juergens指出,投资人仍对新上市企业的估值心怀疑虑,近期挂牌的企业未来几个月的股价走势相当重要,将显示ipo市场和股市给予这些企业的评价,和对其他将上市性质相似企业的看法。

受高利率和经济不景气影响,美国科技ipo市场在过去21个月中呈现冷清,但本月因软银(softbank)旗下英国半导体大厂arm、新创生鲜杂货配送平台instacart和行销自动化新创公司klaviyo上市而注入活力。

然而,arm继上市首日大涨25%后表现一直不振,21日收在52.16美元,仅略高于上市价51美元,21日盘中还一度跌破发行价;同日,instacart股价收在30.65美元,接近高于上市价30美元;klaviyo则收在33.72美元,较上市价上涨约9%,涨幅从挂牌首日的23%收敛。

研调机构bernstein分析师sara russo近日给予arm股票“卖出”的投资评等,并将目标价设定在46美元。她指出,将arm视为ai赢家还言之过早,因占营收比重近60%的行动和消费终端市场持续面临挑战。投资研究公司new constructs先前也示警,arm的估值完全与基本面脱钩,散户不宜贸然在此时抢进。

]]>
ipo上市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23/2934162.shtml 日新sat, 23 sep 2023 10:03:40 0800 爱集微
arm上市软银解套,孙正义又盯上openai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18/2933859.shtml  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时隔七年之后,arm再度上市,软银终于解套。冒险王孙正义有了更多底气和豪情,又开始了新一轮豪赌,而openai就是他的最新目标。

 美国时间上周四,软银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在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筹集48.7亿美元资金。首日交易结束,arm股价收盘上涨25%,市值达到680亿美元。两个交易日后,arm目前股价60.31美元,市值达到了858亿美元。

 arm并不是一家财报亮眼的公司。过去一年的营收仅有26.8亿美元,利润仅有4亿美元。按照首日收盘的价格,arm的市盈率接近了170倍,甚至超过了今年股价飙升三倍的英伟达(109倍),更远远超过了费城半导体指数股平均的21倍。

 英伟达的股价飙升是建立在上一财季营收增长一倍,以及未来高达170%的增长预期之上;相比之下,软银高达170倍的市盈率就显得更为夸张。或许这种市盈率只体现了市场对arm为数不多流通股的需求。

 孙正义保守定价

 在此次arm上市中,孙正义只拿出了10%的股份,约10亿股股份对外发售,而软银与愿景基金继续持有arm高达90%的股份,目前价值超过700亿美元。因为流通股并不多,周四arm成为了纳斯达克第五大活跃交易股。

 arm的上市定价51美元,位于此前预期招股价格区间的上端,获得了超过10倍的认购,整体估值约在545亿美元。arm这一估值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600亿-700亿美元,融资规模也低于此前预期的80亿-100亿美元。

 据美国媒体报道,围绕着arm的上市定价,诸多承销商和软银高管们进行了数次讨论,不少人主张提高定价,但最终由孙正义拍板定价在较为保守的51美元。他不希望arm因为定价过高而影响上市表现,更看重未来的增长前景。

 孙正义在这方面有直接经验。2018年软银集团分拆旗下电信子公司软银在东京证交所上市,融资210亿美元,创下了日本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之最。但因为定价过高,软银上市首日就破发下跌了14%。

 此次arm上市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因为这是自2021年底电动车企rivian上市融资137亿美元之后,美国股市迎来的最大规模ipo交易。美国股市迄今的上市融资之最,依然是2014年阿里巴巴融资250亿美元。

 随着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美国股市去年进入了熊市,新股上市也进入疲软期,诸多企业都选择了等待观望。市场殷切希望arm的成功上市可以作为一个风向标,提振市场对新股上市的信心,为后续instacart和birkenstock等多数十家企业的上市铺平道路。

英国科技行业皇冠

 而对软银来说,arm上市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去年英伟达因为监管问题被迫放弃收购之后,arm上市就成为了软银的唯一选择。随着现在的arm的成功上市,这笔软银历史最大规模并购交易,终于到了投资解套的时候。

 2016年7月,软银斥资240亿英镑(折合320亿美元),以全现金方式收购了arm,这一价格对arm当时股价溢价超过40%。这是英国科技行业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交易完成之后,arm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退市。

 在高科技行业,英国企业的份量并不是很重,并没有多少闻名全球的英国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则被视为英国科技行业的皇冠。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因为没有阻止这笔交易,遭到了很多英国人的批评。

 实际上,软银收购arm正值英国政坛的特殊时期。那年6月,英国民众公投决定选择退出欧盟,又被称为brexit。在软银宣布收购arm之后,英国政府决定批准这一交易,向全球释放英国依然欢迎外来投资的信号。

 而在此次arm再度上市中,英国政府也希望arm能够选择伦敦交易所上市,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亲自出面劝说孙正义。不过,孙正义更坚持让arm在纽约上市,以便获得更好的估值与资金。尽管婉拒了英国政府,但arm ceo哈斯也表示未来可能会在伦敦二次上市,这或许是对英国政府的一个宽慰。

 消费电子基石企业

 arm在全球科技行业有着特殊的基石地位。尽管在全球科技领域,arm的营收体量相比诸多巨头只是微不足道的零头,2022财年营收仅为26.8亿美元,净利润仅为5.24亿美元。然而,这家企业的重要性却是无法估量的。不夸张的说,arm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无可动摇的支柱。

 在此次arm上市中,苹果、英特尔、三星、英伟达和台积电等行业巨头都投资认购了股份,成为了战略投资者。这些行业巨头都离不开arm的芯片生态,集体入股也体现了arm特殊的行业地位。

 已有32年历史的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是此前被称之为“英国苹果”的艾康电脑(acorn computers)分拆独立出来的芯片设计公司。arm专注于设计芯片,授权给其他芯片公司,自己既不生产,也不出售芯片。因此,arm又被类比为科技行业的“永久中立国瑞士”。

 如今全球高达99%的智能手机都是用着arm授权的处理器,苹果、三星、高通等巨头莫不如此。去年全球arm架构芯片出货量超过了300亿片。不夸张地说,是arm的芯片设计推动着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

 arm ceo哈斯(rene hass)去年更是自信表示,arm架构芯片已经无所不在,因此消费电子行业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与arm脱钩。”鉴于行业所有重要企业都用我们的技术,没人可以承受错过我们产品周期或者缩减研发的代价。”

 正因为其至关重要的地位,尽管arm的估值并不算高,但任何一家行业巨头都无法将其收入帐下,因为这必然会遭到整个移动行业的群起反对。2020年英伟达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的交易,即便早早声明会继续公开授权,同样无法摆脱注定失败的命运。最终英伟达决定放弃收购,赔偿了arm 12.5亿美元的解约金。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石,arm的财务状况也是整个行业的晴雨表。目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需求萎缩的低谷,各大手机和pc厂商都面临着销售下滑的困境,连苹果都无法置身之外,arm的营收也因此不可避免出现了下滑,去年营收下滑了1%。

 ai是上市关键词

 不过,arm此次上市讲的故事也并不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石,而是更为广阔的人工智能未来增长前景。2016年软银收购arm时,更看重的是arm芯片设计在未来物联网的增长前景,但实际上,过去七年物联网的增长并没有完全兑现,现在芯片行业已然是ai的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的增长前景才是arm此次上市融资的关键词。去年开始的生成式ai迅速成为整个科技行业的热潮,从行业巨头到创业公司都在投身于机器学习和大模型训练,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gpu和cpu处理器进行运算。

 此前英伟达收购arm,就是为了主导广袤巨大的数据中心市场。相比已经陷入饱和的智能手机行业,增长空间巨大的云计算市场才是英伟达更为看重的领域。即便被迫放弃收购arm,英伟达依然凭借着gpu领域的主导优势,股价持续飙升,成为第一家市值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

 在消费电子行业陷入萎缩的同时,ai时代却给arm带来了全新的增长契机。在此次上市过程中,arm ceo哈斯谈得最多的是ai,是数据中心和智能车。“我们在云数据中心和汽车行业有着广阔的增长。而在向基于ai运算的转型过程,arm更处于中心位置。arm的芯片设计不仅在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之中,更处于每一个电动车和数据中心中。很难找到一个没有arm设计芯片的ai设备。“

 今年5月,arm发布了两款用于机器学习的全新芯片集:一款cpu cortex-4相对于前一代芯片,在机器学习性能提升的同时将功耗降低了40%;而另一款gpu g720则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将所占内存带宽降低了22%。与此同时,英伟达上月刚刚发布的新一代ai超级芯片grace hopper,其中的cpu同样是基于arm的架构设计。

 愿景基金成为笑柄

 收购arm的那几年,软银正在雄心勃勃地大举扩张,凭借着投资阿里带来的千亿美元回报,孙正义在全球寻求收购投资和机遇,连续完成了数起十亿美元规模,甚至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和收购交易,涉及到电信、游戏、新能源、芯片、机器人等诸多行业领域。

 2013年,软银斥资2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当时的第三大运营商spint。此外,软银的明星收购交易还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巨头堡垒投资(fortress inverstment)以及机器人行业领头羊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已在2021年出售给韩国车企巨头现代)。

 软银在2017年筹集了1000亿美元,创建了愿景1期基金,雄心勃勃地要在全球科技领域进行大举投资。愿景一期资金的主要投资者包括了沙特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的主权投资基金。同年,软银以80亿美元的价格将arm 25%的股权出售给了愿景1期基金。

 然而,在随后的几年时间,愿景基金遭遇了一个又一个失败投资,做出了一次又一次错误决策,不仅让基金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孙正义的投资眼光遭遇了严重质疑。

 当年5月,软银斥资40亿美元收购了英伟达股份。然而,仅仅两年之后的2019年,几乎在英伟达股价的最低点,软银就以30亿美元的价格抛售了这部分的股票止损,不仅无缘2020年的科技牛市,更错过了英伟达后来的飙升狂潮。

 收购sprint同样让软银深度套牢。在被软银收购之后,sprint的市场竞争并没有得到实质好转,反而被t-mobile超过,下滑成为美国第四大运营商。2020年,软银作价210亿美元把sprint出售给了t-mobile,就此放弃了在美国电信领域的投资资产。

 但更令软银和孙正义蒙羞的还是wework的投资,他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愚蠢”的投资。孙正义原本以为自己在wework创始人亚当·纽曼(adam neumann)身上看到了又一个马云,最终却收获了最惨烈的滑铁卢。

 从2019年开始,软银持续在wework投入了185亿美元,最终却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亏空无底洞。即便2021年wework终于通过spac模式成功借壳上市,但其业务模式和混乱管理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目前市值仅有34亿美元,甚至面临着破产前景。

 孙正义再燃投资热情

 一个又一个投资失误让软银的千亿美元愿景基金变成了笑话。2019财年愿景基金投资亏损高达180亿美元,软银集团整体亏损130亿美元。2021财年亏损160亿美元,2022财年更是亏损了令人震惊的320亿美元。

 为了获取资金用于投资以及弥补亏空,软银只能不断抛售阿里持股套现,在阿里的持股比例也从超过30%直到目前不到4%的象征性比例,退出了阿里董事会。去年5月,亏损到焦头烂额的孙正义宣布软银和愿景基金转入防御模式。

 然而,ai时代的到来让孙正义再次燃起了冒险的热情。他在6月份一个活动上表示,arm是诸多ai公司产生协同效应的核心,表示软银将从防御模式转入出击模式,在ai领域寻求投资机遇。

 今年以来的股市回升让孙正义感受到了转机。今年第二季度(软银第一财季),愿景基金在连续五个季度巨额亏损之后,终于扭亏为盈,实现了11亿美元的投资盈利。软银cfo yoshimitsu goto一方面承认盈利是来自于有利的市场状况,另一方面表示软银将开始恢复投资活动。

 市场状况刚刚好转,孙正义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ai投资。今年7月,软银刚刚领投了英国保险科技公司tractable 6500万美元的融资。孙正义还表示,目前软银集团85%的投资资产都是与ai相关的海外公司。

 对孙正义和软银来说,arm成功上市不仅使得这笔32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得以解套,带来实际投资回报,更让软银和孙正义重新燃起了斗志,再度吹响了大举投资的号角。

 据日本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在arm上市之后,孙正义计划在ai领域投资百亿美元,希望投资openai。孙正义是chatgpt的重度用户,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和openai ceo艾特曼联系。除了投资,他还希望和openai达成广泛的战略合作。除了计划投资openai之外,软银还在ai领域寻求其他投资机遇,并已经就收购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进行了初步接触。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18/2933859.shtml 郑峻mon, 18 sep 2023 10:29:46 0800 新浪科技
英伟达力挺,这家「ai算力黄牛」4年估值560亿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04/2933107.shtml 作者 | 芯芯
 

制约 ai 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桎梏是什么?如在几年前,这个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在大模型盛行的当下,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算力不够!

或者,换句话说,英伟达专用的 ai 算力芯片不够。

谁控制了英伟达的 ai 芯片,谁就控制了 ai 的未来。

现在,有这么一家公司,手中掌握了成千上万块英伟达的 ai「算卡」,客户涵盖了 openai、微软等众多 ai 巨头。

作为「ai 算力黄牛」,这家名为 coreweave 的公司,在 4 年时间就将公司估值做到了 80 亿美元。拿到英伟达的独家投资之外,coreweave 还以手中的英伟达芯片做抵押,从黑石 blackstone、coatue 等顶级机构获得了 23 亿美元的债务融资。

没什么能阻挡 coreweave 的疯狂扩张,它到底是怎么搞定英伟达、从一家加密币「挖矿」公司,摇身一变成为 ai「算力基建」巨头的?

01从「矿卡」到「算卡」

coreweave 的初创团队由三人组成,分别是 michael intrator,brian venturo 和 brannin mcbee,三人最初在金融领域工作,经营过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
当年他们还在纽约管理基金时,加密货币挖矿热潮还未消退,最初只是为了赚取额外收入,他们购买了第一块 gpu,随后越买越多,华尔街的办公桌上堆满了 gpu。

「2016 年,我们购买了我们的第一块 gpu,插上电源,将其放在了俯瞰东河的曼哈顿下城办公室的台球桌上,然后挖掘了以太坊网络上的第一个区块。」coreweave 首席执行官 michael intrator,在一篇 2021 年的博客文章中如此回忆道。

很快,在 2017 年,他们将副业正式变成了一家公司,公司名字最初与加密货币相关,后来才改名叫 coreweave。在选择告别华尔街时,如同硅谷大佬都喜欢在车库里创业那样,他们将 gpu 硬件搬进了一个车库,不过这个车库不在西海岸的硅谷,而是在东海岸的新泽西郊区,属于其中一名创始人的祖父。

在过去十年中,gpu 是加密货币、人工智能技术热潮的重要引擎。在 2018 年底,coreweave成为北美最大的以太坊矿工之一,手握超过五万块 gpu,占以太坊网络的 1% 以上。

期间,几人也开始了解到其他公司对 gpu 资源的渴求。他们同时认识到,在加密货币领域并无持久竞争优势,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受电力价格影响大。

当 2018 年和 2019 年加密货币价格暴跌时,他们决定多元化经营,进入其他领域,这些领域比较稳定,但也需要大量 gpu 计算。他们关注人工智能、媒体娱乐和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并从 2019 年起,专注于购买企业级 gpu 芯片组,构建专门的云基础设施,围绕英伟达的芯片调整业务。

随着新业务步入正轨,以太坊挖矿业务渐渐边缘化。转型的决定证明是正确且幸运的,几个创始人都没有料想到即将到来的 ai 浪潮之热,让 coreweave 逐渐从一个小办公室扩张成遍布全国的数据中心,以对应不断膨胀的 ai 市场需求。

据其中一名创始人披露,2022 年,coreweave 收入约有 3 千万美元,预计 2023 年将超过 5 亿美元,增长超 10 倍,并且已经签署了近 20 亿美元的合同。今年宣布在德州投资 16 亿美元建数据中心,并计划在年底前扩展至 14 个数据中心。

02ai「电网」

在 coreweave 成立短短几年后,用于 ai 的 gpu 成为了全球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就像伊隆·马斯克等人调侃的,现在,购买 gpu 比买药还难。随着生成式 ai 点燃市场,对 gpu 的需求急剧增加,而 coreweave 正好位于为 ai 公司提供所需资源的有利位置。

作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 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的租赁服务,主要面向需要大量算力的客户,模式是基础设施即服务,按小时出租 gpu,客户只需要按使用时间和计算资源量来支付费用,大客户还有定制设施,旗号是「比传统云提供商快 35 倍,成本低 80%,延迟低 50%」。该公司专注于高性能计算服务,而不像一般云服务商还提供存储、网络等多种服务。

去年,就在 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 等发布之际,coreweave 的高管们购买了大量英伟达最新的芯片。后来见到 chatgpt 发布,他们意识到这样的投资远远不够,这些人需要的 gpu 不仅仅是数千个,而是数百万个。

他们将 coreweave 要做的事情形容为「为 ai 市场建立电力网络」,并认为「如果这些东西不建成,那么 ai 将无法扩展」。

coreweave 的首席战略官 brannin mcbee 在一档播客中谈到,去年底,所有超大规模计算公司加在一起,包括亚马逊、谷歌、微软、甲骨文,将 coreweave 也算进去,它们共计提供了大约 50 万个 gpu,到今年年底,或许将接近 100 万个。

在行业增长速度和利润空间方面,他认为,ai 市场的需求可以拆解为训练模型和执行推理任务两个阶段,目前训练阶段存在芯片供应短缺,而推理阶段将是未来需求的主要增长点,也是真正的需求所在。

对于一家 ai 公司的一个模型而言,退出训练阶段后,在产品上市的前两年内,商业化阶段的推理执行至少需要百万个 gpu,但全球 ai 基础设施还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至少需要再过两年,gpu 供应短缺才可能开始缓解。

如今,投入 ai 领域的热钱大部分都得用于云计算。今年 6 月,cnbc 曾报道称微软「已同意在未来多年内在初创公司 coreweave 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可能花费数十亿美元」。像 inflection ai 这样的明星 ai 初创公司,最近筹集了 13 亿美元资金来建立大规模 gpu 集群,同时,该公司的选择也是 coreweave。

03抱紧英伟达大腿

今年 4 月,coreweave 完成 2.21 亿美元 b 轮融资,投资者包含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以及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和前苹果高管 daniel gross。一个月后,公司宣布获得 2 亿美元加投,该轮融资总额达到 4.21 亿美元。

8 月,coreweave 又通过将高度抢手的英伟达 h100 作为抵押品,获得了另外 23 亿美元的债务融资,资金将用于收购更多芯片,以及建设更多数据中心。
根据彭博最新消息,coreweave 目前正准备出售 10% 股权,其公司估值最高已经达到 80 亿美元。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今年在公司业绩电话会议上称:「你会看到一大批新的 gpu 专业化云服务提供商」「其中一个著名的就是 coreweave,他们做得非常出色。」

coreweave 与英伟达的联系在 2020 年已经开始,该公司当年宣布加入英伟达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网络的云服务提供商计划,主要目的是将 gpu 加速引入云中。在不久前的 2023 年 siggraph 计算机图形大会上,黄仁勋现身,coreweave 的每个展台都特意用小字标明「由英伟达提供动力」。

包括黄仁勋在内,英伟达的高管们不吝于给 coreweave 刷脸背书。

英伟达全球业务发展、云和战略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全球总监称 coreweave 是「英伟达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网络中的首个精英计算云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为客户提供了广泛的计算选项,从 a100 到 a40,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以及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视觉效果等方面提供世界一流的结果。英伟达为 coreweave 感到自豪。」英伟达另一名高管则在融资声明中将其定位为「性能最高、能源效率最高的计算平台」。

这类赞誉也与英伟达自身利益相关。英伟达需要确保他们的计算终端用户能够以最高性能的方式,规模化地访问他们的计算资源,就像新一代芯片发布后,客户希望尽快获得它们一样。这也使他们不吝于宣传与 coreweave 的合作,多发展一个忠诚的「下线」并没有害处。

coreweave 正是在满足英伟达的标准和要求方面进行建设,规模化运营,在新一代芯片发布后的几个月内将其上线,而不是像传统的超大规模计算公司可能需要数个季度的时间。这使 coreweave 在英伟达内部具有较高的访问权限。

brannin mcbee 称「作为一家企业,这使我们在英伟达眼中赢得了信任,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基础设施将比市场上任何其他公司更快地交付给客户,而且以最高性能的配置交付。」

04硬刚硅谷巨头

然而,面对硅谷巨头的竞争时,coreweave 如何自处?

从整个行业来看,coreweave 在 ai 基础设施运营方面的竞争对手包括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8 月底,谷歌云首席执行官 thomas kurian 在年度 next 大会上称,目前行业中超 50% 的 ai 初创公司,以及超过 70% 的生成式 ai 独角兽都是谷歌云的客户。

一个八十亿美元估值的初创公司,如何避免被一堆万亿级别美元的巨头碾压?当下的答案在于:小公司自身的灵活性和业务聚焦,以及科技公司之间敏感的战略格局。

coreweave 高管们喜欢打一个比方:「通用汽车可以制造电动汽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成为了特斯拉。」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提出了传统云平台无法处理的挑战,让新兴公司在被迫适应的老牌公司面前占据优势。

硅谷巨头们如亚马逊、谷歌、微软宛如同航空母舰,每次调整方向时都需要更多时间空间。在其看来,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 ai 基础设施构建方式,通常在最新芯片发布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提供规模化的访问。现在人们更加关注构建超级计算机,需要在这些计算机之间进行高度协同的任务,数据吞吐量更高,而巨头们最主要的资源并非用在这里。

「当这三家巨头建立云服务时,他们是为了其用户群中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所谓的通用用例提供服务,在这些区域中,里面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容量用于 gpu 计算。」coreweave 首席技术官 brian venturo 称。

coreweave 自认其灵活性和专业性使其能够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脱颖而出,在性能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更适用于 ai 应用。coreweave 的员工只有两百多人,客户的数量都比员工多,但他们与 inflection ai 甚至 openai 支持者微软达成了协议,提供定制系统和更多配置的芯片,比为通用计算而配备的服务器更高效。

目前在规模方面,coreweave 称拥有超过 45000 个高端英伟达 gpu,可按需使用。重要的不仅仅是数量,而在于提供的访问权限。在选择方面,coreweave 声称保持行业内最广泛的英伟达 gpu 选择,以满足各种计算需求。他们设计了「合适大小」的工作负载系统,声称「既不多,也不少:刚刚好」。

至于价格,coreweave 的旗号是「比竞争对手便宜 80%」。

另一方面,背后英伟达的决策也很关键。通过掌控稀缺的 gpu 资源,选择提货给谁,也会影响整个市场。尽管供应紧张,但英伟达为 coreweave 分配了大批最新的 ai 芯片,从包括 aws 等顶级云服务提供商那里分流供应。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正竭力自行研发 ai 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coreweave 的高管持有这么一个观点:「不自己制造芯片绝对不是劣势」,因为这有助于他们争取从英伟达那里获得更多 gpu。毕竟,他们与英伟达不存在利益冲突,而胃口庞大的硅谷巨头们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不过,科技巨头毕竟还是英伟达的大客户。今年 8 月底,黄仁勋现身谷歌云年度 next 大会,宣布与谷歌的新合作,谷歌的 gpu 超级计算机 a3 vm 在 9 月将向市场推出,搭载的是英伟达的 h100 gpu。

另外,如果真的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芯片,性能可以比英伟达更好,或不逊色于它,那将给 coreweave 的业务产生什么影响?

brannin mcbee 认为,同一芯片的寿命包括前两到三年用于模型训练,然后四到五年用于推理执行,短期内风险不大。而且,英伟达正努力建立硬件周围的开放生态系统,以增加行业对其芯片技术的黏性,其他制造商显然非常有动力进入这个领域,但他们缺乏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鸿沟。

在没有硬核的芯片制造技术的情况下,coreweave 的相对优势和成功,牢牢系于其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的供应链和稳定性,在全行业 gpu 紧俏的时候,这种依赖就还是优势。

从加密币「矿场」到人工智能「算力矿场」,coreweave 的发迹史令人咋舌——时代的一粒金沙,即便落到一个创业公司身上,也能让其迅速崛起。在这个 ai 狂飙的时代,行业对于算力的渴望,成就了万亿美元的英伟达,显然也成就了 coreweave 这样能瞅准时机 all in 的公司。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04/2933107.shtml 芯芯mon, 04 sep 2023 15:07:42 0800 极客公园
港股spac上市第一案,vc拿下百倍回报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02/2933039.shtml 8月31日,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aquila”)发布公告,其将与国内知名钢铁数字化交易平台找钢网签署业务合并协议,找钢网计划以de-spac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模式提交上市申请。

七八年前,找钢网在互联网圈子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是b2b电商赛道最火的公司之一。顾名思义,找钢网是做钢铁贸易的。

找钢网引用灼识咨询的数据称,按2022年在线钢铁交易吨量计,它是全球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在中国市场,找钢网2022年钢铁交易吨量达3530万吨,约占中国三方在线钢铁交易总吨量38%。

b2b电商概念火的的时候,中国有数百家创业公司同时在做钢铁电商,而经历了十余年的大浪淘沙,找钢网成为了那个最终剩下来的王者。

港股第一个spac

交易找钢网很早就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从当年筹建的战略新兴版、新三板再到港交所,都曾是找钢网的目标。但找钢网的ipo之路颇不顺利,2018年申请港股ipo虽然已经通过了聆讯,但还是因为资本市场的变化而主动放弃了。

兜兜转转之下,最终找钢网成了香港spac的首个吃螃蟹者。

spac 2020年、2021年在美股首先兴起,因为其灵活、快速,一度成为广大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方式。港交所在2022年引入spac,当年就有14家spac递表,其中有5家成功上市,王石、李宁、卫哲等大佬纷纷入局。

找钢网此次合并的对象aquila由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aac management holding ltd发起,于2022年3月18日正式上市,是港股上市的首个spac公司。

国际市场方面,2022年以来美股spac已经从热潮的顶点衰落,高盛、花旗等华尔街投行纷纷暂停了发行新spac。香港spac在经历了短暂的热闹之后,很快也归于平静。2023年以来香港再无新的spac申报上市,已上市的spac也一直未能完成对标的资产的收购(所谓de-spac)。

因此,此次找钢网通过de-spac申请上市,对于整个港股spac市场有着风向标的意义。spac在香港市场究竟能否玩得转,大家都在盯着找钢网的表现。

从找钢网的角度来看,借助spac上市的优点非常之明显。首先,一旦合并交易获得通过,找钢网就可以立刻完成上市,而无需再进行传统ipo过程当中的路演和询价。因此,找钢网这次ipo的确定性大大提高,不会像过去那样半途而废了。

另一方面,找钢网这次能获得的融资额也完全不输传统ipo。aquila上市时已经募集了10亿港元的资金,本次合并交易还将进行6亿港元的pipe融资,合计16亿港元的融资额已经可以排到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的第三位。

港股spac的上市流程要比美股spac更加严格。按规定,合并交易不仅要向普通ipo一样通过审核,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第三方合格投资者参与,以佐证估值的合理性。

pipe融资投资人扮演的角色类似传统ipo中的基石投资人,此次找钢网的投资人相当强大,有全球顶尖大宗商品贸易商托克香港,以及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四川璞信、宁海真为、许昌产业投资、上海昊远、gold wings holdings limited及郑州诚信等知名财务投资人、大型国有投资人。

又一个百倍回报项目诞生

在2012年前后兴起的众多b2b电商平台中,找钢网可能是最成功的之一,也是第一个火起来的,创业十多年来备受vc追捧。

招股书显示,找钢网上市前一共进行了a-f六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真格基金、险峰华兴、经纬中国、红杉资本、idg等头部美元基金都位列股东名单。

2012年6月,找钢网完成a轮融资,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投资,规模为1000万元人民币,投后估值3000万元人民币。2013年3月b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规模为643万美元,投后估值6000万美元,一年不到涨了十多倍。

2013年12月c轮融资,雄牛资本和红杉资本领投,融资额3480万美元,投后估值2亿美元,又涨了两倍多。

2015年1月d轮融资,idg、华晟资本联合领投,融资额8475万美元,投后估值进一步增长至7.1亿美元。

2018年5月,找钢网先是完成了11亿元人民币的e轮融资,投后估值61亿人民币;紧接着,又完成了4.3亿元的f轮融资,投后估值达79.3亿元人民币,正式跻身独角兽行列。

经过多轮融资稀释,目前找钢网创始人王东仅持有公司13%的股份。在众投资者中,持股比例最高的是险峰长青(原险峰华兴),两只基金一共持有9%的股份。其次是经纬中国,两只基金共持有9.52%的股份。另外首轮投资者真格基金也仍持有4.45%的股份。

按此次找钢网与aquila合并协议,其估值约100亿港币。这意味着a轮投资的回报可超过200倍!

10年创业 b2b电商的开拓者

从找钢网的融资历史可以明显看出,2015年是找钢网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背后其实也反应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这十年来的跌宕起伏。

找钢网成立于2012年,那时正处互联网创业黄金时代,2c电商已经有阿里和京东两大巨头,投资人、创业者都试图在2b领域复制下一个阿里、京东。找钢网创始人王东创业前并非互联网人。王东199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电气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河南教育学院(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作,负责建设学院网站及远程教学课程。王东在高校工作了近十年时间。直到2008年,他看到互联网逐渐渗透进了传统行业,同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辞去了在高校的工作,加入了中钢网任总裁,就此进入了钢铁电商行业。

2012年初,王东拿到了来自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的1000万元投资,正式创办了找钢网。找钢网一开始的模式是简单的信息撮合,2013年3月又上线了自营业务。

成立之后,找钢网的交易量增长非常快。2013年,找钢网实现钢材交易量431万吨,交易额153亿元;2014年,交易量2000万吨,交易额达688亿元,年营业收入达80亿元;2015年,交易量3200万吨,其中仅自营交易量就达到850万吨,年营业收入180多亿元。一时之间,找钢网被视为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甚至带火了一波“找xx网”的创业概念。

作为b2b电商的先驱,面对当时小而散、鱼龙混杂的传统钢贸市场,找钢网在创业之初短暂尝试信息撮合模式后,很快把重点放在了自营上。王东曾表示,相比于淘宝,找钢网的思路更接近京东。在他看来,淘宝的模式是流量变现,也就是卖广告,而京东则无限缩短了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距离,让物流次数无限接近于2。跟京东类似,找钢网的模式相当重,拥有自建的仓储、物流体系,还推出了“白条”产品,向小微客户提供短期贷款。

但是,这个模式也遭遇了与京东类似的盈利难题,再加上钢材利润率低、价格波动大,这个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另外,传统的钢贸商也认为找钢网的自营业务是抢他们的生意,因此颇为抵触。

面对困境,找钢网不得不进行所谓“平台化”转型,也就是从“京东模式”转向“淘宝模式”,降低自营业务的权重。到2019年,找钢网宣布彻底放弃自营业务,全面拥抱第三方卖家,自此成为了一家纯粹的电商平台型公司。

平台化转型虽然使得找钢网的营收大幅缩水,但也成功让平台交易规模重拾增长。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2018年至2022年,找钢网数字化平台的三方钢铁交易吨数由810万吨增至3,6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45.4%。同期,平台交易额由349亿元增至1,6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6.8%。

毛利率持续提升 现金流已转正

随着平台化转型的推进,找钢网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改善中。

首先是随着gmv的增长,交易佣金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显着提高,从而推高了毛利。2020年-2022年,找钢网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5.4%、25.5%、25.4%,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32.3%。

另外,找钢的经调整经营现金流(剔除未全部终止确认的贴现予银行的票据所得款项)已经转正,2020年-2023年分别为3700万元、2.3亿元、4.8亿元。

找钢网将平台化型之后的新模式称之为b2b电商3.0版,即所谓的智能模式,以区别于过去的交易模式和服务撮合模式。找钢网称这一商业模式“规模越大、协同效应越强、人效越高、现金流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理论上,找钢网未来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钢铁产业并非朝阳产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10.18 亿吨,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但钢铁是一个规模数万亿元的超大市场,其线上交易的渗透率依然很低,2022年为17.5%(灼识咨询)。因此仅就钢铁电商而言,天花板还远远没有到来。(作者/陶辉东 来源/投中网)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9-02/2933039.shtml 陶辉东sat, 02 sep 2023 11:26:43 0800 投中网
阿维塔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近200亿元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31/2932890.shtml 【techweb】8月31日消息,日前,阿维塔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30亿元,投后估值近200亿元。本轮融资,长安汽车、南方资产、两江产业基金等继续追加投资,同时还引入了重庆产业母基金、交银投资、广开控股等国有资本,共同完成30亿元的出资。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表示:“作为长期主义者,阿维塔在精益求精打磨产品、构建品牌的同时,对资本的要求也非常高,一定是聚焦于中长期发展的投资方。这样才能让阿维塔保持战略定力,在高端sev赛道上坚定的发展和突破。”

聚焦到产品布局上,首款产品阿维塔11目前累计交付超1.2万辆,首款中大型轿车产品阿维塔12也即将于9月4日慕尼黑迎来全球首秀,年内实现交付。

随着b轮融资的顺利完成,阿维塔科技将进一步加快后续车型的研发设计、产线投入、市场品牌发展、渠道建设等。按照规划,阿维塔科技将在2023年底完成350家渠道触点的建设,2024年完成“四年四车”的产品布局。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31/2932890.shtml 御风thu, 31 aug 2023 09:15:26 0800 techweb.com.cn
哪吒汽车宣布已完成70亿元crossover轮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30/2932833.shtml 【techweb】8月30日消息,哪吒汽车昨日晚间宣布,已完成总额为70亿元人民币的crossover轮融资。

据了解,2022年7月,哪吒汽车完成了d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前海母基金、方舟互联、洪泰基金、日初资本、瑞丰资本(insight capital)、典实资本、友博资本、鑫竹投资、深圳精诚开阔、鑫松投资等机构。

数据显示,哪吒汽车7月销量达10039辆。截至2023年7月底,哪吒汽车累计交付320506辆。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30/2932833.shtml 萧健wed, 30 aug 2023 10:26:07 0800 techweb.com.cn
投资收益大增7倍多 boss直聘2023上半年净利润超3.4亿元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30/2932826.shtml 【techweb】8月30日消息,boss直聘发布截至2023 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告。2023年上半年boss直聘实现营业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22.9%;经营利润9773万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326.1%;经调整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123.9%。

对于净利润的超高增长,boss直聘财报称主要由于在公司增加对定期存款、保本固定利率票据及结构性存款投资的资金管理策略下投资收益及财务收入增加。

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boss直聘仅投资收益就达1.4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00万元增长760%。

同时,财报披露了报告期间,boss直聘集团拥有的固定利率票据,其价值为boss直聘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 日总资产5%或以上。这些固定利率票据包括:

2023年上半年boss直聘平均月活跃用户达4170万,同比增长61%;上半年平均日活跃 / 月活跃用户为26.8%,与2022年上半年基本保持一致。

boss直聘披露了股份回购计划进展。根据2023年3月,boss直聘董事会批准的一项新股份回购计划,boss直聘公司可于未来12个月内回购最多1.5亿美元的股份。报告期间,boss直聘以总对价约1000万美元回购超过140万股a类普通股。

另外,boss直聘发布变更联席公司秘书公告,王文蓓辞任联系公司秘书,梁怀元女士已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自2023年8月29日起生效。高美英女士将继续担任另一名联席公司秘书。

2023年上半年boss直聘详细财务情况如下:

收入

收入主要来自向付费企业客户提供线上招聘服务。收入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3亿元增加22.9%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8亿元。该增加主要是由于用户增长及用户参与度提高所致。

具体而言,2023年上半年对企业客户的线上招聘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2亿元增加22.6%。2023年上半年其他服务(主要包括向求职者提供的付费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4.3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3.0百万元增加49.1%,主要受益于用户群扩大。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51.6百万元增加47.2%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17.5百万元,主要由服务器及带宽成本以及付款手续费随着我们的业务增长而增加所带动。

营销费用

营销费用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21.9百万元增加19.4%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100.4百万元,主要由于雇员相关费用、品牌广告费及获客成本的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98.4百万元增加16.8%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99.0百万元,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一般及行政费用

一般及行政费用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16.0百万元增加16.3%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67.6百万元,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经营利润

经营利润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3.0百万元增加33.8%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7.7百万元。

所得税费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41.5百万元,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则为人民币14.1百万元。

净利润

净利润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0.3百万元增加326.1%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42.3百万元,主要由于在公司增加对定期存
款、保本固定利率票据及结构性存款投资的资金管理策略下投资收益及财务收入增加。

报告期间,boss直聘主要通过经营所得现金为我们的经营提供资金。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们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28亿元,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3亿元。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30/2932826.shtml 果青wed, 30 aug 2023 09:49:22 0800 techweb.com.cn
比亚迪电子拟 158 亿现金收购捷普子公司成都、无锡业务及股权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28/2932698.shtml 【techweb】8月28日消息,比亚迪今日发布公告称,旗下比亚迪电子于2023年8月26日与 jabil inc.旗下子公司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捷普新加坡)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

比亚迪电子以约人民币 158 亿元(等值 22 亿美元)现金收购捷普新加坡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 产制造业务,包括现有客户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并收购对方公司100%股权。


 

公告称,比亚迪电子及捷普新加坡将通过另行签订最终协议,确定收购交易的最终交易 对价、交易方案、交易条款、外部审批、卖方的重组方案以及交割程序等。

据了解,捷普新加坡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捷普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磁盘驱动器(包括 cd-rom 驱动器,dvd-rom 驱动器、光驱、闪存 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存储子系统)的制造。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物联网、机器人、通信设备、医疗健康 设备等多元化的市场领域。

公告表示,本次收购将拓展比亚迪电子客户与产品边界,拓宽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大幅改善比亚迪电子客户与产品结构,进一步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增加核心器件产品的战略性布局,助推比亚迪电子产业升级,迈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周期。在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与比亚迪电子现有产品有效协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客户及股东创造价值。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28/2932698.shtml 萧健mon, 28 aug 2023 11:25:25 0800 techweb.com.cn
小鹏拟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 最高总对价约58.35亿港元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28/2932680.shtml 【techweb】8月28日消息,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8月27日,公司与滴滴及标的控股公司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公司有条件同意收购,且滴滴有条件同意促使标的控股公司出售,代表标的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标的股份,对价为对价股份。此次收购的最高总对价约为58.35亿港元。

公告显示,基于预期的协同效应,小鹏汽车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系统全力支持的汽车制造公司,本公司与滴滴亦同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本公司与滴滴同意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研究及开发、本公司的智能电动汽车在滴滴共享出行平台上的运营、营销、金融和保险服务、充电、自动驾驶以及国际市场的联合开发。

随后,滴滴官微宣布,滴滴出行和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将向小鹏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小鹏汽车将基于此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mona”,作为其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该车型与小鹏汽车现有品牌形成差异化优势,预计2024年由小鹏汽车量产推出市场。

根据公告,在重组完成之后并在首次交割之时,根据股份购买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标的控股公司同意,且卖方同意促使标的控股公司向本公司出售代表标的公司100%已发行股本的标的股份。在首次交割后,标的集团的每个成员公司将成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且标的集团的财务业绩将被纳入本集团的财务报表中。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28/2932680.shtml 周小白mon, 28 aug 2023 09:10:39 0800 techweb.com.cn
从血亏到全口径大幅盈利 电商扛起快手增长大旗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23/2932474.shtml 【techweb】8月22日,快手交出2023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成绩单”。

财报显示,快手第二季度营收277亿元,同比增长27.9%;经营利润12.9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0.59亿元;期内盈利14.8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1.7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6.9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12亿元。

 

从曾经的血亏到全口径大幅盈利,快手本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快手创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我们很自豪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又一个关键突破,取得自上市以来的首次集团层面净利润。”

整体来看,快手降本增效策略仍在发挥作用。相比今年一季度,快手二季度成本费用合计多出5亿元,营收环比增加25亿元。快手仍在刻意控制成本,但整体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营收增长。

本季度,拉动快手营收的三驾马车:线上营销(广告)、直播、其他服务(含电商)分别增长30.4%、16.4%、61.4%。其中,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38.9%达2655亿元,成为高增长的业务飞轮。

电商扛起增长大旗

2021年10月,程一笑接棒宿华成为快手ceo,他一上任就把扭亏为盈作为公司主要目标,并将赌注押在电商业务上。今年二季度,快手电商收入增速超越直播和广告业务,集团层面首次盈利。目前来看,程一笑赌赢了。

上市之初,直播业务曾是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但相较之下,秀场直播的收入天花板有限,而电商的盘子可以做得很大。所以,快手在上市时便强调电商是其支柱业务之一,彼时电商占快手总收入的比重仅有3.2%。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快手电商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增至12.4%。财报显示,今年q2,快手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61.4%,营收增速超过广告和直播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达2655亿元,同比增长近39%。

今年前两个季度,快手电商gmv已经超过4900亿元,如果下半年仍能保持增长,全年gmv将破万亿,成为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之后,又一个迈入万亿gmv俱乐部的平台。2022年,快手电商gmv为9012亿元。

据了解,快手正在完善货架电商的生态搭建,这或将为其带来新的gmv增量。在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表示,目前快手商城还在测试和起量阶段,但二季度快手泛货架的gmv仍然实现了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根据财报,二季度,包括快品牌在内的品牌商品交易总额环比继续增长,占2023年第二季度电商商品交易总额30%以上。品牌招商方面进展顺利,新增品牌数量同比增长90%。快手电商月均买家数量超1.1亿。

程一笑透露,“长期来看,我们将结合直播内容场,在商城等泛货架场域重点做好复购等强购物心智的承接,加强重点货品运营,使货架成为快手电商全域运营的新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快手生态下,电商的价值不仅在于撮合交易,还能反哺广告业务。

本季度,快手广告业务营收达143亿元,同比增长30.4%,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1.7%,平台活跃广告主数量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增长,尤其来自电商商家的投放增加。

快手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内循环广告受电商大促拉动,叠加产品能力建设带来的商家roi提升和投放意愿度增加,使内循环广告收入依然保持优于商品交易总额增长的强劲势头。

高毛利率的电商佣金和广告收入增长,带动快手q2总营收同比增长近28%至277亿元,毛利润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42.6%。

快手三大业务的增长都离不开电商交易的渗透,只要快手电商gmv的增速能够保持,其业务增长的基本趋势就能继续。

用户规模创新高 能否留存仍需观察

全面盈利之外,用户规模创新高是快手本季度财报的另一个亮点。

财报显示,二季度,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及月活跃用户达3.76亿及6.733亿,分别同比增长8.3%及14.8%,其中月活用户环比净增1900万。这意味着,在老对手抖音,以及视频号、小红书加速的竞争下,快手还有新流量。

用户规模增长与快手在暑期推出的多个重磅娱乐内容ip有关,如夏日星愿派对 、娱乐6翻天及夏日气象剧等,相关ip涵盖了明星活动、综艺节目和短剧等多种内容形式。此外,今年6月举办的快手村ba吸引了共计3亿人次的直播观看。

在用户使用时长上,二季度,快手应用的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117.2分钟,去年同期则为125分钟,上个季度为127分钟,同比和环比都有所减少。dau/mau(用户粘性指标)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3.22%。

也就是说,短期内容带来的新增流量能否在快手平台留存,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暂无对外发布大模型计划

在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披露了快手在大模型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表示,快手目前已经组建了大模型的研发团队,并依托过去的aigc算法和大模型语言模型方面的技术积累,按计划推进大模型的开发和训练,各项进展比较顺利。当前,模型还处于训练阶段,且我们认为此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是一次长期的机遇,做好底层大模型,对标国际最先进模型的效果更加重要,因此我们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对外发布计划。

目前,快手正在努力推进的方向,是ai在短视频领域最可能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首先是搜索方面,类chatgpt模型可以拓展搜索边界,从当前的站内短视频搜索拓展到全网搜索,同时还可以通过内容生成的方式,带来更好的搜索摘要和问答,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

其次是aigc辅助生成图文视频,具体而言,aigc可以用于诸如辅助制作场景下的故事剧本,电商场景下的商品文案及图片,及人工智能模块特效等。

最后是在推荐宣传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提升对于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理解,从而在推荐算法侧,做出更好的匹配,提升内容推荐的投资回报。

近日,快手自研的大语言模型“快意”(kwaiyii)已开启内测,并为业务团队提供了标准api和定制化项目合作方案。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23/2932474.shtml 周小白wed, 23 aug 2023 14:41:26 0800 techweb.com.cn
每天净赚4个亿 视频号创收超30亿 腾讯q2盈利超预期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17/2932131.shtml 【techweb】8月16日晚间,腾讯控股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q2总营收1492亿元,同比增长11%,市场预期为1519.55亿元;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41%;经调整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33%,平均每天净赚4.12亿元。

总的来看,尽管总营收不及市场预期,腾讯依旧在q2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其中,腾讯总营收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non-ifrs净利润于去年三季度恢复正增长,并连续四个季度增速超过营收。

广告、视频号、海外游戏等板块是腾讯本季度亮点业务。其中,视频号创收30亿元,并带动广告业务营收逆势增长34%;海外游戏继续保持高增长,为腾讯游戏开辟新水源;企业服务收入双位数增长,to b业务营收连续九个季度占比超过30%。

腾讯在财报中表示,“将继续推动创新,包括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们正在以腾讯云模型即服务(maas)为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提供模型库,同时也在打磨自研的专有基础模型。”

截至8月16日收盘,腾讯港股下跌1.14%,报328.8港元,总市值3.14万亿港元。

游戏板块回暖 海外游戏成增长主动力

随着游戏版号加快审批推动新游戏供给增加,游戏市场逐步回暖。2023年上半年,腾讯游戏营收928亿元,同比增长约8%。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3%;国际市场游戏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21%。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3年1-6月游戏产业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规模同比下降2.39%,但环比增长22.2%,市场回暖趋势明显。由此来看,腾讯国内游戏上半年增速跑赢了大盘。

具体到二季度,腾讯游戏实现营收44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国际市场游戏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19%,排除汇率变动的影响后,增幅为12%;本土市场游戏收入318亿元,同比持平。

2019年三季度,腾讯首次披露国际市场游戏营收情况,八个季度以来,其收入贡献持续提升,目前占腾讯游戏总收入近三成,已经成为腾讯游戏增长的主动力。

根据财报,本季度国际市场游戏营收增长主要由于《valorant》《胜利女神:妮姬》《pubg mobile》等游戏的带动。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pubg mobile》在海外的总收入已突破40亿美元。《胜利女神:妮姬》从去年11月上线至今年5月期间,在全球市场累计营收超过4亿美金。

相较之下,本土市场游戏本季度表现平平,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腾讯在财报中表示,“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预计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恢复同比增长。”

腾讯称,二季度本土市场手游和端游的月活跃账户数和日活跃账户数均实现同比增长,而且腾讯游戏近两年发布的三款新游戏在第二季度中国手游时长排名前十。 《暗区突围》《金铲铲之战》等新兴竞技类游戏的收入同比增长。

网络广告逆势增长 视频号创收超30亿元

二季度,腾讯网络广告的增速超过整体行业水平,营收同比增长34%至250亿元。这也是腾讯广告营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财报显示,腾讯广告营收增长归功于驱动广告平台的机器学习系统的升级,以及广告主对视频号广告的强烈需求。除了汽车交通行业之外,所有重点广告主行业在其平台上的广告支出均实现了同比双位数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生态繁荣带来了更多商业化潜力。二季度,视频号贡献广告收入超过30亿元。

本季度,视频号持续升级创作者和商家的服务能力,激励更多优质原创内容,吸引到很多品牌商家入驻,也促进了用户参与度的健康增长。

根据财报,二季度,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几乎翻倍;小程序的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1亿,其中,小游戏贡献显著,并产生了高毛利率和具有平台经济效应的分发和广告收入。

截至2023年6月,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3.27亿,同比增长2%。

企业服务收入双位数增长 加速大模型落地

二季度,在经济回暖各类数字化需求旺盛的带动下,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5%至4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2.6%,连续九个季度占比超过30%。

其中,得益于线下线上商业支付活动的增加,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财报显示,商业支付收入随着消费支出的提升而增长,同时理财业务的用户规模与客户资产保有量扩大。

在监管方面,腾讯称已经完成了对财付通的自查和相应整改工作,并提升了支付业务的合规经营能力。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根据日常执法检查安排,对财付通开展检查并对财付通整改工作作出了具体指导。今年7月7日,人民银行公布罚单显示,财付通因违反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管理规定等11项规定被罚没29.93亿元,4名责任人合计被罚242.1万元。

监管指出,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将转入常态化监管,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并支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提升金融普惠性。

腾讯在财报中表示,期待在支持性监管框架下推进业务发展与创新。

企业服务方面,收入有所改善,实现低双位数同比增长,这得益于视频号直播带货交易产生的收入以及云服务的轻微增长。

腾讯持续聚焦自研,二季度腾讯研发开支160.1亿元,自2018年至今累计投入达到2368亿元。在研发成果转化上,截至6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6万件,专利授权数超过3.3万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云技术、大出行、即时通讯等前沿领域。

今年6月,腾讯推出模型即服务(maas)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让企业用专有数据训练生成专属大模型。此外,腾讯云maas还上架了llama2等20 主流模型,成为首批支持开源模型的国产厂商。

腾讯在财报中指出,“我们将继续推动创新,包括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们正在以腾讯云模型即服务(maas)为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提供模型库,同时也在打磨我们自研的专有基础模型。”

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基础大模型正在顺利推进中,模型训练也已经走上正轨,并开始在不同业务上进行内部测试。我们继续在升级和迭代方面努力,为其今年晚些时候的发布做准备。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17/2932131.shtml 周小白thu, 17 aug 2023 08:41:13 0800 techweb.com.cn
科大讯飞董事长减持套现偿还到期借款 持股比例降至5.54%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15/2932024.shtml 【techweb】8月15日消息,科大讯飞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卖出自家公司3995.61万股股份;此次减持后,刘庆峰对科大讯飞持股数量从1.68亿股降至1.28亿股,持股比例则由7.27%缩减至5.54%。

公告称,刘庆峰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实际控制人持股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公告介绍,刘庆峰此次减持主要是用于偿还债务。

2021年7月,为巩固科大讯飞公司控制权,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营运资金需求,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刘庆峰通过质押融资等方式借款筹集资金23.5亿元,用于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上述债务已到期。为此,刘庆峰董需要减持股份用于偿还上述借款本金。

科大讯飞14日收盘股价报63.98元,若以此计算,刘庆峰此次减持3995.61万股股份套现约25亿元。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15/2932024.shtml 果青tue, 15 aug 2023 11:54:39 0800 techweb.com.cn
恒大汽车获中东资本5亿美元战投 加速恒驰5量产及新车型研发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15/2932006.shtml 【techweb】8月15日消息,日前,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纽顿集团首笔5亿美元战略投资,另有6亿人民币过渡资金将自公告后5个工作日开始陆续到账。

恒大汽车表示,拟将股份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本集团的车辆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及偿还过渡期支持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纽顿集团是一家先锋绿色能源企业,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以乘客为核心的高端电动汽车产品及绿色能源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纽顿于2022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是阿联酋新能源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企业,在阿布扎比拥有整车组装工厂。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纽顿还将在阿联酋布局光伏发电、绿氢制取以及储能等清洁能源全价值产业链,并将成功模式扩展到中东、北非、中国及其他亚洲及欧洲国家。

尽管收获资本战投,恒大汽车依然面临严重的亏损问题。据恒大汽车此前公告,该公司2022年产生亏损276.64亿元,2021年产生亏损563.44亿元,两年合计亏超840亿元。债务方面,恒大汽车2022年报表负债总额为1838.7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亿元。

]]>
投融资 http://www.techweb.com.cn/finance/2023-08-15/2932006.shtml 御风 tue, 15 aug 2023 09:31:02 0800 techweb.com.cn
网站地图